办公地址: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黄海路51号
办公电话:0539-7312222
电子邮箱:jnxsjj@ly.shandong.cn
办公时间: 8:30-12:00,14:30-18:00(法定工作日,夏季)
8:30-12:00,14:00-17:30(法定工作日,冬季)
- 莒南县政府办
- 莒南县发展和改革局
- 莒南县教育和体育局
- 莒南县科技局
- 莒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莒南县公安局
- 莒南县民政局
- 莒南县司法局
- 莒南县财政局
- 莒南县人社局
- 莒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莒南县住建局
- 莒南县交通运输局
- 莒南县水利局
-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 莒南县商务局
- 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
- 莒南县卫生健康局
- 莒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莒南县应急管理局
- 莒南县审计局
- 莒南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莒南县市场监管局
- 莒南县统计局
- 莒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 莒南县医疗保障局
- 莒南县供销联社
- 莒南县检验检测中心
- 莒南县鸡龙河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
- 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莒南县中心
-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莒南县分局
- 莒南县气象局
- 莒南县交警大队
- 十字路街道
- 大店镇
- 坪上镇
- 板泉镇
- 壮岗镇
- 文疃镇
- 朱芦镇
- 坊前镇
- 洙边镇
- 团林镇
- 筵宾镇
- 岭泉镇
- 石莲子镇
- 涝坡镇
- 道口镇
- 相沟镇
莒南县审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主管全县审计工作。负责对全县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国家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省市县有关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和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结果承担责任,并负有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的责任。
(二)贯彻执行审计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全县审计工作规范性文件,经批准后监督执行。制定并组织实施专业领域审计工作计划。参与起草财政经济及其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直接审计、调查和核查的事项依法进行审计评价,做出审计决定或提出审计建议。
(三)向县委审计委员会提出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向县政府提出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对其他事项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情况及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向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通报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
(四)直接审计下列事项,出具审计报告,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建议,包括国家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省市县有关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县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县级决算草案,县直各部门(含所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重大项目督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预算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县级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县投资和以县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县级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使用和建设运营情况;自然资源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和修复情况;县属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境内外资产、负债和损益;县政府驻境外非经营性机构的财务收支;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五)按规定对县管领导干部及依法属于县审计局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六)组织实施对财经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执行情况、财政预算管理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县级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开展“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调查。
(七)依法检查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督促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法管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提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县政府裁决的有关事项。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出相关重大案件。
(八)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九)指导和推广信息技术在全县审计领域的应用。
(十)指导全县村居(社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十一)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二)职能改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的要求,组织推进审计机关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系,理顺内部职责关系,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充实加强一线审计力量,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优化审计工作机制,坚持科技强审,完善业务流程,改进工作方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